荷花怒放,到底谁看到过呢?
说起荷花,文人会想到:清风下,小月残荷,隐忧美妙。普通人,更是会拿来夏日的荷花影集给你看。不过,怎么看,都不可能想象到荷花应该如何怒放?于是,我不能不说,如果将现实中的美景,简单的像做搬运工作一样的搬运到画布上,那还叫什么艺术?那还叫什么艺术创作?
对于艺术,我一直在讲:就是一个人执著的在云间种植草木的故事。对此,是否可能?是否现实?一概不论!只论她是否能将草木植在云间!怎么能将草木植到云间!在我看来,只有靠激情!能放到云间的草木,一定是靠激情而为之的。
荷花是中国传统的创作题材。有太多艺术家,古往今来的、孜孜不倦的在为荷倾注着自己生命中最愿意绽放的花朵。但,当人类希望用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换取荷花对自己同样的语言与心境时,往往大自然中的荷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荷花,与艺术家希望用生命谱写出来的、别样荷花之激情绽放,完全是两码事情。这真的很遗憾。就这点而言,对于我这样的、一位文字艺术创作者,也无法避免的处于:不知如何才能把荷写出美丽的无奈之中。
不过,最近我看到一幅荷花图。我认为:她完全是在艺术家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好的状态下,激情热洒画布,笔力可谓穷尽一生之精华的,在时间老人飞速掠过之时,很好的吻合上了时间老人那快速而矫捷的步态中完成的。同时,在我看来,也是此艺术家存于画室的藏阁中最无法让任何一幅画作或者多幅画作,替代其价值的经典之荷花怒放图。
不过,大部分人看了这副图,一定不会认为她是荷花,只可能认为:是一幅永远被我看不懂的抽象画。是的,这幅画太写意了,写意到了干脆叫她抽象画好了。但我认为她不是抽象的画风,而应该说是艺术家心中对荷花的一种无尚的企盼:荷花已有生命常态,怎么能唤起她生命中最值得我去为她雀跃,为她发狂,为她怒吼,为她折服的激情!看,今天,我做到了。看,明天,我是否还能再做到。毕竟我一生倾注荷花太多的情感。
是的,就这样,一副精彩的怒荷,怒喝而生!
有人跟我讲,我曾经看到过这幅图。但我没有敢讲出来。你说了,真好。这副图的生命之花,因此可以从艺术家的手中传递到欣赏者,乃至更多愿意收藏到她的人。因为这副图太富有时代精神。尤其在人人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时代之中,这副图的奔放,自由,疏密有致,卓而内纳之风,会给欣赏者心中带来精神的放松与广阔的精神上的滋养。真的是一幅好作品!
还有些朋友说:艺术家一生能做出多少好作品?在我看来也就是铁树开花,一次就够了。而这幅图,证明了我的理论。
不管别人如何说,我看都好。因为在很多人表现出的那种看似不屑之中的提拔,其实已经是对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报以的最佳评语了。
但,随着佳评的过后,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品,到底应该面对何样的市场预测呢?曾经有朋友说:现在人,问他房子他懂;问他汽车他懂;问他艺术他不懂,毕竟这是精神层面的。为此,我就用汽车做个比喻吧。我看到很多人喜欢奔驰车,宝马车,甚至更高级的车子。因为他们认为太好了,太让人激动的必须买下它了。否则,就太亏对自己的那份激动了。更何况有钱了,就应该买下汽车中的经典。于是我认为:很多人事实上是为了补偿其精神愉悦过后热血的大量流失,从而购买下奔驰、宝马之类的、甚至更高级的经典汽车,以此完成其金钱也在流失的价值平衡之心理满足。
购买艺术品,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当购买者的金钱与激情流失过后,到底用什么样的事物来补偿呢?我想:艺术品的收藏者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她太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她可以直接将画面入心间,就是因为她可以在心间不断流动,乃至畅游其间而无累赘之感。今天,荷花艺术中的“荷花怒放”图,就属于此类!荷已不同,花到底在哪里?心可以告诉你!
图|艺术家周晓冰作品
作者:严颉
严颉知行馆是一家经营艺术品,主推当代艺术家的艺术经纪公司,打破传统的线下销售,寻找与客户对话的更佳方式,让艺术家的艺术思维被人读懂,打响艺术家知名度,让作品获得更多艺术品收藏家认可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