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近六十岁的人,我总会将老爷爷,老先生联系起来。而当我再思考老者的思想时,我会在潜意识下将他们归类为传统与非时尚文化一族。但我却偏偏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这样一位老者:他能在传统与现代、时尚与高科技、国学与文学,民间艺术与无国界艺术间不断游走,并能从中给养大量精髓,从而为自己的钧瓷艺术创作带来极其丰富的作品与理念。不断"创新、求变"的文化内涵,在老先生的作品中无不强烈告知世人。
阎夫立先生早早地就将“饱经风霜、拳拳赤子情、匠心独韵、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现代钧瓷艺术”等等各类优美而富于表现的文字收入囊中,并又屡获而不惊了。为此,我应该如何再次讲述阎夫立先生?
说到陶瓷艺术作品,有人会说:水太深不能接近的。可我想为什么一个老者却能在这样一个水深不见底的领域,不断创作出绚丽多姿、多彩、多情、多义、多思的钧瓷艺术作品呢?难道他的潜水与探底的能力很强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看来,中国古语在阎夫立先生的艺术创作生命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作品的鲜活与灵性又让人浮想联翩,从而使美学与哲学相得益彰而又延展阎先生自我的艺术品位。
钧瓷原本就是以“变”为美、为魂、为发展的。而阎夫立先生不仅仅以“变”为思之中心,更以“变”为钧瓷艺术特有的语言, 更有甚的是:中国国学经典《易经》的“变”“不变”“百变”“千变”的哲学思想,能在阎先生的钧瓷艺术品上发挥到了极致。
“变”是具有可怕性的一个文字,变好了还行,如果变不好会被许多人称为“疯子”。而看多了阎夫立先生作品的我,真正感受到老先生思想创作的可怕之处:从不喜欢重复创作作品的思变意识,让其作品种类可以达到千万种风格之多。尽管有些人说:钧瓷原本就是自然窑变的,不会有重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这样认识钧瓷,那就不会再有抱着满堂红钧瓷而不放手的老钧瓷世家了。也就是说,都知道钧瓷以“变”为魂的道理,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将这样的魂魄融入到作品中来,并能让其作品人见人爱,人见人说美的。
“变”是容易的,可“变”美不易,而“变”得有品位、有思想、有韵律、有内涵那就会如登月一样,难上加难了。人生经历的丰富不一定能谱写出自我生命历程的华美。而阎夫立先生的创作之变化,却步步讲述人生最精彩的瞬间。“奉献”“大爱至诚”“劝学”“勤奋”“坚如磐石”“团结”“俱荣俱损”等文化思想,在阎夫立先生的作品中无疑不在执着地诉说着。
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中国钧瓷艺术的新高峰期在阎夫立先生的手中每天都在谱写着。而高峰期的顶峰又将在阎夫立先生的手中绘制成“顶峰之平坦状”。“疯狂”求变的老者,太让我敬佩。“疯狂”求变的老者,太让我们每一个热爱其艺术的人们成为其“粉丝”,追随在老先生的身边。我真希望喜欢明星一组的粉丝们,能有一天追捧阎夫立先生----这位中国现代钧瓷艺术大家的门下。这样,老者的自我艺术疯狂才能不断传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并让其艺术的美学境界达到启迪仁爱之心的作用。
老者不老,新者之幸。老者若老,新者的悲哀。为了能谱写中国钧瓷艺术的新篇章,阎夫立老先生用其作品的疯狂变化唱出交响的乐章。狂变为了艺术,狂变为了钧瓷,狂变为了中国的钧瓷能在自己的手中走向中国钧瓷史的新高峰,老者狂变如少年。
作者:严颉
严颉知行馆是一家经营艺术品,主推当代艺术家的艺术经纪公司,打破传统的线下销售,寻找与客户对话的更佳方式,让艺术家的艺术思维被人读懂,打响艺术家知名度,让作品获得更多艺术品收藏家认可与关注。